不负时代,书写浙江文学新篇章——浙江省作家协会第十次代表大会侧记

网益民 8956

浙江文学,一股新的活力正在注入。

1月11日至12日,近400名浙江文学界的代表齐聚杭城,举行浙江省作家协会第十次代表大会。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委员会主席团成员,艾伟当选为主席。

新气象油然生发,细数浙江文学过去五个春秋的果实,现场作家代表热烈讨论着,未来如何出精品,勇攀文学高峰,不负伟大时代。

与时代同频共振

文学是时代精神的真实写照。

过去五年来,浙江作家用文学之力的生动笔触,描绘中国和浙江大地的波澜壮阔。《心无百姓莫为官》《望道》等作品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过往》《地上的天空》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此生只为守敦煌》《望江南》《中国农民城》等8部作品获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衡量文学家、艺术家的人生价值也要看作品。如何继续创作更多具有浙江标识度、全国美誉度的精品佳作?作家代表们纷纷交流表态——

切准时代脉动,在历史上刻下印记、在群众中留下口碑。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叶彤表示,作协系统全省文学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强化理论武装,坚定正确方向,聚焦精品创作、作家培养、阵地建设、品牌打造等重点工作,深入实施新时代浙江文学“五大工程”,奋力书写新时代浙江文学新篇章。

省作协副主席、《江南》杂志主编钟求是说,“出精品,首先必须切入现实。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复兴之力、科技的快速突破,给世界带来了巨大变新。作为一个写作者,要与时代紧密联接,从文学本心出发,以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来审视我们的写作,用人性之笔深入社会发展。”

“多沾泥土,多接地气。” 省作协副主席、作家汤汤说。作为一个为孩子们写故事的人,汤汤深觉当今儿童的成长生态已不可同日而语,“我们不能把自己关在旧有童年经验的‘茧房’里,要敏锐地去发现儿童身上不断出现的新质,才可能写出有蓬勃生命力的作品。”

用心才能写最百姓的故事,抒最感人的情。省作协副主席、诗人荣荣感悟,“只有认真对待笔下的每个文字,才能在不断出好作品的同时,成就自己辉煌的文学人生。写长篇巨制如此,写一首小诗也应如此。”

“要以更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创新精神去挖掘感人至深的故事,记录打动人心的瞬间,刻画有血有肉的人物。”省作协副主席、编剧鲁强补充道。

每一位执笔追梦的作家,都在内心默默刻下十年磨一剑的韧劲和定力。我们呼唤浙江文学的传世之作、扛鼎之作,也期待未来他们能撑起当代文学的璀璨星空。

让世界听见中国故事

每个时代的文学,都有其自身的使命。

浙江文学界接过时代赋予的课题。未来五年,我省将实施新时代浙江文学“五大工程”,以打造新时代浙江文学高地为目标,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探索。

浙江作家,如何扎根中国,放眼世界?

省作协副主席、作家沈苇说:“浙江文脉深厚而强劲,是我们的底气所在。” 省作协副主席、作家哲贵认为:“当我们置身浙江现实,感受和实践浙江之变、浙江之新,更应当积极理解自身文化传统的精髓,赓续浙江新文脉,以浙江丰富和表达中国,以浙江之力阐述和构建一个完整、立体与新颖的中国。”

连任省作协主席的艾伟,对这一问题有更深思考:“我们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需要更强的创新创造活力;同时要拥抱世界,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书写出具有中国特点又具有世界性品质、能拨动人类心弦的文学作品。”

如何用文学与世界对话,具有互联网时代特色的网络文学海外传播优势成为作家代表热议的话题。实际上,在新时代浙江文学“五大工程”中,也提出实施网文出海传播工程。创作出《芈月传》《燕云台》等海外热播剧原著的作家蒋胜男提出,“讲能让人共情的故事,才能消除文化壁垒”;作家天蚕土豆的《万相之王》不久前翻译为波斯文有声书,推广进入伊朗,他希望“让世界上更多的读者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作家烽火戏诸侯认为,“网文出海的关键,是抓译作的质量”。

在国内阅读市场丰富完善的情形下,网文出海势在必行,更是网文精品化不可或缺的环节。

第一批入驻中国网络作家村的“村民”,省作协副主席、作家管平潮列出了这一平台的未来计划:“IP直通车”,将加强对作品IP的海外传播推介;“好故事训练营”,将研讨加强作品的海外传播特质;还有两年一度的中国国际网络文学周……

中国的故事,一定能让世界听见。

文学浙军蓄势待发

人民,是文学的源头,也是文学的归处。

五年来,文学之风吹拂了钱江两岸。2023年10月,浙江文学馆作为之江文化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式落成开放,成为中国文学精神原乡的重要载体。在这里,文学大咖和经典作品触手可及,全国首个文学数字体验展厅、浙江文学馆智慧场馆、儿童文学空间等标志性成果,让群众“沉浸式”进入文学的魅力。“纪念茅盾先生《子夜》出版90周年”“在鲁迅的旗帜下”“侠之大者 百年金庸”等特展,向观众传递着文学之美。

接下来,依托新落成的浙江文学馆,浙江还将继续打造三个国家级文学中心,推出“青少年文学教养工程”,开发一系列服务公众的文学应用等,真正做到文化惠民。

要更好地服务人民,离不开一支优质的作家、文学工作者队伍。截至目前,在浙中国作协会员共有700人,省作协会员共有3322人;全省各级网络作协会员共有2300余人。新人辈出,20余位中青年实力作家创作活跃,成为全国文坛中坚力量;“新荷”青年作家、“新雨”网络作家队伍里,100余位创作活跃的青年作家在文坛崭露头角。

未来,浙江省作家协会将关注重点作家尤其是青年作家的创作,加大对优秀作家作品和创作项目的推荐,在选题策划、创作采风、研讨推介、出版传播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通过《江南》杂志、《文艺报》、浙江当代文学研究中心等,深度阐释“文学新浙派”的艺术特征和内在精神,打造“新浙派”作家群。

浙江文学的评论力量也在一点点凝聚,《浙江文坛·新批评丛书》出版问世。

省作协副主席、文学评论委员会主任王侃告诉记者,在实现“打造新时代浙江文学高地”的过程中,文学评论也应以特异的姿态成为高地上的夺目风景。“不久前,一批颇具实力和潜力的青年评论家主动聚集,并推出了‘浙江文坛·新批评’文丛,以扎实、卓异的成果引发了文学评论界的关注。这股强劲的文学评论力量,也将推动‘文学浙军’迈向高峰。”王侃说。

一支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的“文学浙军”,正蓄势待发。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