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博基金获准正式展业、渣打证券计划于今年上半年正式展业……近期,外资机构“落子”中国的消息接二连三,既展现了中国资本市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新成效,也证明了中国经济和中国市场对全球机构的吸引力。
随着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预计会有更多外资机构来华投资、展业。业内人士预计,新一轮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的务实举措有望加快落地。
外资机构在华投资展业步伐加快
监管部门坚定不移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为外资吃下“定心丸”,外资机构在华投资展业步伐加快。
1月2日,联博集团宣布,旗下的外商独资企业联博基金于近日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正式成为在中国开展公募基金业务的全球资产管理公司之一。联博基金表示,在此次正式获准展业后,将为中国投资者提供境内投资产品和解决方案,助力挖掘中国本土市场投资机遇。
“联博集团多年来持续深耕中国市场,此次联博基金获准展业,标志着在中国的业务拓展进入全新阶段。”联博基金总经理钱峰表示,联博基金已经组建了一支管理经验丰富、投研实力出众的本土团队,致力于深入洞察国内投资者的需求,以此发掘并捕捉中国市场广阔的投资机遇。
1月15日,深交所发布消息称,深交所决定接纳渣打证券成为该交易所会员。
渣打证券于去年12月份获得证监会颁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并计划于今年上半年正式展业。“投资中国是渣打的必选项。”渣打集团亚洲金融市场部主管、渣打证券董事长陈铭侨表示,监管部门在很多场合多次表示,中国将持续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和双向开放,渣打长期看好在中国的发展。
“这表明中国在对外开放领域的改革和努力不断取得积极进展。”中金公司研究部国内策略首席分析师李求索认为。
跨境投融资便利度不断提升
外资机构纷至沓来,离不开制度的创新与催化。从发布境外上市备案管理制度规则到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实施,再到修订《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规定》……近年来,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稳步推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程度持续提升。
一方面,监管部门不断优化境外机构投资者(包括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制度,便利外资机构直接入市。据证监会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年底,境外机构投资者数量到达806家,2023年新增81家。
在陈铭侨看来,外资机构在华展业便利度不断提升,跨境市场互联互通渠道不断拓宽,为国际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机遇。
汇丰中国证券服务部总监钟咏苓建议,可推动境外机构投资者入市机制进一步简化,进一步明确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商品期货的税收政策等措施,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等各类境外资金加大对北交所的参与力度,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高水平发展。
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不断深化境内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优化交易日历,丰富可投资产品等,助力外资高效便利投资A股。
专家预计,2024年资本市场将持续深化境内外互联互通机制,
扩大互联互通资产标的,进一步优化跨境交易机制。
“从标的范围来看,在沪深港通覆盖标的持续扩容的基础上,下一步可能将REITs也纳入两地互联互通的标的范围,支持REITs这一新兴产品发展,为两地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认为,在交易机制上,大宗交易有望被纳入互联互通中,以更好满足部分投资者大额交易的需求,提高交易的便利性和市场活跃度。
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
开放,是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核心关键词,也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议题。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近日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境外上市公司分会成立大会上表示,证监会将凝聚合力,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随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持续推进和新发展格局的加速构建,相信将会有更多的境外上市公司成长为中国乃至世界一流企业、成为强国建设的排头兵。
证监会党委在传达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强调,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有序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加快构筑与开放程度相匹配的监管能力和风险防控体系。
业内人士预计,新一轮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的务实举措有望加快落地。“有关部门将围绕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推出更多务实举措,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是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国泰君安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刘欣琦说。
野村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认为,在统筹开放和安全前提下,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便利外资在华展业。例如,对香港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的执业资格认可;与国内其他部委协调合作,为外资机构在国内考察调研提供便利等。
打铁还需自身硬。吸引更多外资机构来华投资,关键在于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建议,深化资本市场改革,通过加强信息披露监管,提高市场透明度;引导上市公司加大现金分红力度,提升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能力;严格退市制度,畅通退市渠道,促进风险类公司出清等方式,为外资提供清晰、稳定、可预期的市场环境,让外资“留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