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商品如何保证“一等”质量?

网益民 2820

法治日报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需要处理的闲置商品越来越多,二手交易的需求越来越大,推动二手电商平台迅猛发展。大量商品的循环利用,也节省了消费者开支,减少了资源浪费。

但在二手交易火热的背景下,一系列问题也随之出现:虚假宣传、假货丛生、欺诈多发、违规商品售卖、阴阳检测报告等现象屡见报端。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二手交易市场规范发展,法治经纬版从今天起开设“依法治理二手交易乱象”专栏,推出系列调查报道,敬请关注。

去年12月,家住河北邢台的张先生在某二手交易平台花600元买了一辆“各项功能正常”、从图片上看较新的电动车,没想到使用一周就出现了多次产品质量问题。

“刚骑的时候发现速度很慢,一看转换器有问题;骑了两天后,后轮胎直接掉了,原来是用胶水黏着的;补好后再骑,结果电又充不上了。想联系退换货,客服没回复,平台电话也打不通,以后我再也不会在二手平台上买东西了。”张先生说。

今年1月,北京市朝阳区的林女士在二手交易平台花9000多元买了一款奢侈品包,结果去检验机构检测发现是假货。

“当时商品详情页明确写着是某品牌的包,再加上信任平台方,我看着款式价格都合适就下单了,后来闺蜜提醒我,我这个包的LOGO看着和官方有点区别,让我注意下别是假的,结果一鉴定还真是假的。我拿着检测报告找客服,对方却根本不给我解决问题。”林女士说。

生活中,有人嫌全新的某物件太贵,想找个二手的用着;有人嫌家里旧东西没地方放,想给东西换个主家,顺便变现回点本钱。大到二手房、二手车,小到二手玩具、二手衣服,买卖闲置物品已成为超多人的生活方式。据了解,仅二手交易平台闲鱼的用户数目前已经突破5亿,在线商品数量超过10亿件。

二手市场火爆的同时,不良商家以次充好、真假混卖等现象层出不穷,在某第三方投诉平台通过关键词检索,能够找到上万条与“假货”“质量问题”有关的二手商品投诉。解决二手交易痛点,买到低价、高质量商品,成为很多消费者的共同心声。

去年8月,广东惠州的黎女士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买了一部苹果手机,标价比二手市场同款手机还要便宜2000多元。

“卖家说因为工作性质,自己不能用苹果手机,所以想要卖了,我查了手机序列号发现没问题,保修期还有近200天,再加上确实便宜,就下单了。收到货的时候,我录了开箱视频,打开手机一看明显是假冒的。”黎女士说,“我把证据都提交后,平台支持我退货退款,结果对方找各种理由拒绝收货,最后在平台介入协调后把钱退给了我。”

类似在二手交易平台买到假货的事例屡见不鲜。

今年1月,江苏南京的刘先生买了一款vivo品牌手机充电器,收到货后发现是杂牌充电器。

“卖家的描述和图片展示都是已经用过的原装vivo手机充电器,买来后发现是其他品牌的充电器,本想买二手真货,发来的却是全新假货。这个卖家还是获得平台认定的商家,信誉度挺高,没想到也不靠谱。”刘先生说。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二手交易市场充斥着各种假货,消费者一不小心就容易上当。江苏省消保委先前发布的《二手交易平台消费调查报告》显示,超过93%的消费者表示在二手交易中遇到各种各样问题。最为严重的就是以假货冒充二手物品,部分平台甚至涉嫌默许售假,交易规则形同虚设。

除了假货丛生,在二手交易平台即便买到了正品,质量有时也难以保证。

去年9月,天津市河北区的王先生花1300元买了一部二手手机,使用1个月后忽然充不进去电,修理后没多久又无法正常充电。“我向商家要求全额退款,对方表示只能退一半,理由是过了七天无理由退款期。平台从中协商后,商家最终同意退款900元。”王先生说。

今年1月初,广西柳州的徐女士准备去黑龙江哈尔滨玩一圈,于是到二手交易平台淘了一件羽绒服。

“我买的是一件商场卖500多元的羽绒服,二手平台售价300元,这个价格我觉得还算合理,结果收到货后发现里面只有袖子有点绒,衣身没有一点绒,质量和一手商品相比差别很大。当天晚上我就和商家沟通,但对方没有理我。平台介入后商家才跟我联系,却拒绝退货退款,还嘲讽说想想300元能买啥羽绒服,你买的时候就应该知道它有问题。”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