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多年前的一次会议。当我们站在今天的浙江,站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者”的位置回望,耳边仍能响起那次会议深远的回声。
2003年12月29日,浙江省人才工作会议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省委、省政府召开的第一次人才工作专题会议。
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讲话,让与会者掂出了沉甸甸的分量——
“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是应对国内外激烈竞争、提高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全面推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发挥‘八个优势’、实施‘八项举措’的有力保证。”
“人才强省”,在这个醒目的路标之下,20年来,浙江走出了一条依靠人才引领、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回想起2003年那个春天,袁中伟的心情还是那般激动。
那段日子,由省里多个部门组成的联合调研组,除省内调研外,还接连跑了沪、苏、粤三省市。时为省人事厅副厅长的他,是成员之一。
调研组的任务很重要,是省委布置的——学习调研三地人才工作情况。
很多人对此颇感诧异:“浙江这几年经济发展势头很猛,人才总量增长也很快,还要学什么?”
不过,长期从事人才工作的袁中伟,心里清楚此行的紧迫性。
因为在2002年的最后一天,到浙江工作仅两个半月就调研了9个市的习近平同志,在全省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对浙江发展来说,人才问题显得特别重要和紧迫。必须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大力推进人才强省战略。
习近平同志说,长期以来,浙江走的是一条传统工业化道路,经济模型基本上是资本驱动型、资源密集型。到了世纪之交,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当时,浙江经济总量虽然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四位,但人才资源总量严重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每万人口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口比例居全国第十七位,高层次人才、高新技术人才、青年人才严重缺乏。
重任在肩。调研组马不停蹄跑了省内外数十个地方,把拍资料的数码相机都用坏了,一份20多页厚、长达两万字的调研报告终于出炉,为省委决策提供了参考。
但袁中伟也没预料到,在很短时间里,浙江人才工作提升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
2003年7月10日,省委提出“八八战略”,其中一条就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
2003年12月29日,浙江省人才工作会议召开。
2004年1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决定》。
“着力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培养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宽广的人才视野覆盖社会各界,连很多学历不高、长期在基层工作的人也看到了努力的方向。
对于袁中伟来说,感受最直接的变化,是人才工作不再是少数几个部门的事:与民营企业家相关的省工商联加入了,与乡土人才相关的省农业厅加入了……
由此,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在浙江迅速形成。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20年来,浙江民营经济高速发展,数字经济独领风骚,这一切,都与习近平同志当年谋划的人才强省战略息息相关。
今年1月25日,又一家“国字号”高能级院所、中国科学院首个以医学命名的直属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正式揭牌。
如今的浙江重大科创平台版图上,“明星”云集。这其中,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最早引进的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特别引人注目。
2003年7月的一个傍晚,正在散步的清华大学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周海梦,意外接到一份来自家乡浙江的“招贤令”。
原来,4个月前,习近平同志曾亲自到清华大学谈合作。
缺少大院名校、大国重器,一直是浙江的短板。
不栽梧桐树,何引凤凰来?
为尽快给浙江转型发展引入“超级大脑”,他最先把合作之手伸向清华大学。
校地合作的成功先例,当时并不多,学校非常谨慎。
会谈中,习近平既展示“优势”,也坦陈“弱势”:
浙江的市场经济体制较为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特色明显,人民群众勇于创业创新,全省上下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从整体上看,浙江的产业结构层次还比较低,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都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优化升级科技创新能力。
“浙江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这种“筑巢引凤”的强烈渴望,打动了校方。随后,周海梦被任命为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首任院长。
2004年3月23日,习近平同志还特地到嘉兴看研究院选址。
春寒料峭,站在空地上,一阵阵冷风迎面扑来。习近平同志看了又看,临走时还叮嘱,现在条件很艰苦,但是希望大家暂时克服一下,加快工作进度。
次年4月10日,研究院总部大楼奠基揭牌,他又亲自赶到嘉兴参加。
即使离开浙江后,习近平同志仍然牵挂在心。研究院成立10周年时,他还专门作出重要批示。
不负厚望,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至今已设立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重点实验室、3个省工程中心、5个研究所和70多个研究中心,引进培养海外高层次人才800余人,投资孵化科技企业2000余家。
浙江的人才蓄水池,水源来自五湖四海。
敞开大门,在全球坐标系内发现、延揽高端人才,是习近平同志一直大力倡导的。
2005年8月1日,宁波港镇海码头,38岁的姚力军博士伫立在海边,眺望远方。
“呜——”悠长的汽笛声响起,一艘货船缓缓驶入港口,上面的20多箱货物都是他自费从海外购置的仪器设备。
一个东北汉子,放弃全球500强企业的百万高薪,回国到余姚创业,很多朋友认为他“疯”了。
同样被认为“疯”了的,还有余姚干部。
姚力军研究的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用超高纯金属材料及溅射靶材核心技术。
“会不会水土不服?”余姚与姚力军接触过两次,双方有意向,但顾虑也多。
引,还是不引?市里不知道开了多少次会研究。
时任余姚市委组织部部长李浙闽说,人才强省战略的推出,使他们下定了决心。
2004年,余姚第三次邀请姚力军实地考察,并承诺:“你只要带着技术和人才来,剩下的所有问题,我们来解决。”
最终,姚力军被余姚“三顾茅庐”的诚意所打动。
2005年10月,第一块国产半导体工业用溅射靶材诞生。
目前,姚力军的企业总市值已超百亿元,而他本人也从一只“金凤凰”变成了一棵“梧桐树”——
多年来,他帮助余姚引进20多位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这些人才又相继引来100多位高层次人才、30多个科研团队。
截至2022年底,浙江人才总量达到1481.78万人,比2003年增长4.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