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地图寻找清河口边防连,这个位于内蒙古边防线最西端的连队,淹没在一片标注着“戈壁”与“沙漠”的区域。
土黄的底色,成片的砂砾,让人不禁联想,驻守在这里的军人必定会经受一种别样的艰苦磨砺,那就是——干旱和缺水。
连队名叫“清河口”。有意思的是,这名字本应赋予一个流水潺潺的地方,然而就像地图信息显示的那样:清河口没有河流,更没有清水。
上等兵王子洋在新训期间便对这里有所耳闻:年降水量不足30毫米,全年7级以上大风达260天以上。新训班长的描述更直观形象:“寸草不生的黑山头,茫茫无际的戈壁滩,一年到头的沙尘暴……”当时的王子洋与一众新兵一样内心不解,在没有土只有沙的地方,生命如何扎下根来?
初到连队,营门前那片充盈的绿意,吸引了王子洋的目光。送兵班长望着这片绿色也感叹不已:“在水资源如此紧缺的戈壁,凡是能够扎下根来的生命都是‘奇迹’。”
新兵如新苗,也在植新苗。第一次栽下属于自己的“成长树”,第一次在种植员指导下种活“大棚西红柿”,第一次在宿舍中看到绽放的鲜花……在无数个“第一次”的见证下,他们在创造着“奇迹”,也在收获着“成长”。
王子洋就是这样一棵“新苗”。刚刚下连时,置身茫茫戈壁,他内心常常会升腾一种不可名状的孤独感。走出孤独,首先要走出“小我”。班长对他说,只有经历风沙和戈壁的磨砺,站在哨楼之上眺望身后家国,才能找到自身价值和归属感——“身前是边境前沿,身后是万家灯火。站在哨位上,肩上有祖国。”
把青春交给沙海,沙海也能长出盎然绿色。
进入6月,又一批新兵即将来到连队。曾经的“新苗”长高了,长壮了,他们的根扎得更深了。那天,连长独自一人在“成长林”散步,望着这片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向阳而生的树苗,他内心开始期待着有朝一日,这里会有更多的绿色出现,会生长出一片真正的绿洲。
初夏,新苗生发,就让我们走进北部战区陆军某旅清河口边防连,走近那片绿色的林木,走近那群可爱的戍边人。
——编 者
给树浇水。
沙海植梦:“成长林”染绿清河口
■解放军报记者 刘敏 通讯员 杨炳榉
和艰苦对抗——
努力向下扎根,终能苦尽甘来
无垠的戈壁滩,炙热的阳光,视野里只有零星分布的梭梭和胡杨,甚至不曾有飞鸟愿意光顾……王子洋刚刚下连时,老兵们经常向他和其他新战友讲述“过去的清河口”。
从老兵口中,王子洋得知,营门口的树林是近年来栽种的,每一棵树都属于驻守这里的每一名战士。连队给这片树林命名为“成长林”,寓意着树和人共同成长。
王子洋和他栽种的“成长树”。
春天到了,王子洋也有了自己的“成长树”。每隔一段时间,王子洋都要给自己栽种的那棵树浇水、培土。望着看上去尚有几分孱弱的小树苗,王子洋暗暗在想,它真的能在这干旱少雨的戈壁滩上长高长大吗?
“树能长多高多大,取决于它的根能扎多深。”班长仿佛听到了他的心声,在一旁轻轻说了这样一句话。王子洋也在那一刻暗下决心,要在这片戈壁滩上扎根下去,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会倚靠着这棵树的树干,在茂密的树冠下乘凉。
王子洋的梦,也是全连官兵的梦,是植在这片“成长林”里的梦。
多年前,为了改善营区外的植被环境,官兵开始尝试在戈壁滩种树,却接连遭遇失败。树苗不是因为水碱性过大,导致根部脱水死亡,就是因为长了虫子,导致叶片和根系受损。
温国营培育蔬菜新品种。
6年前转隶到连队的一级上士温国营,从即将退伍的老班长那“接手”温室大棚。作为“种植能手”的他,带着几名战士第3次尝试种树。总结失败教训,提前给每棵树准备营养素、中和碱性水。在他的细心栽培下,第一批几棵榆树苗终于种活了,戈壁滩上从此多了几分绿意盎然,连队也正是从那时起提出了“成长林”的构想。
与此同时,一茬茬的西红柿、茄子、青菜也成了温室大棚里“高产作物”。在此之前,受戈壁地质影响,棚内蔬菜种植一直难以提高产量。温国营没有被困难吓倒,休息时间都“泡”在大棚中研究肥料、菜籽和土壤。一次休假回家,他报名参加当地种植班学技术,妻子责怪他不着家、不靠谱,他却笑着说:“在连队种活西红柿,这可是最重要的事、最靠谱的事。”
一年,连队的西红柿苗得了“基腐病”,战士们心疼又着急。
温国营在网上购买课程,学习解决这类难题,还多方打听,联系上一位山东的“网红种菜专家”请教。经过研究与实践,连队西红柿产量提高了近一倍。
如今,温国营越来越喜欢大棚这方“小天地”。一次,一名战士来大棚里帮忙,误把菜苗当作杂草拔掉了,温国营盯着地上的菜苗直叹气。在他看来,每一棵菜苗都承载着战友的期盼,看到蔬菜从大棚搬上餐桌,他都感到格外满足。
前两年,上级机关携手科研机构,指导官兵在哨所建设“植物工厂”,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缩短蔬菜生长周期。连队和哨所官兵反复摸索,自学嫁接技术,成功种植出10余种蔬菜。
脱下帽子,望着镜子里的自己,头顶的发际线似乎比同龄人靠后不少。对此,温国营憨憨一笑说:“清河口的兵,发际线后移的长度,与来这里的年岁是成正比的。”
这与当地的“苦咸水”直接相关。地处荒漠,连队水井里打出的地下水碱性超标,无法达到饮水标准。官兵们的日常饮水,至今仍需从18公里外的另外一个连队运过来。去年,上级为连队安装了功率大、净化能力强的净水设备,官兵们终于实现了吃上“甜水”的心愿。
温国营说,连队的水由苦变甜,我们的日子也在由苦变甜,每名官兵都是参与者也是见证者,相信清河口的明天会更好,或许有一天真的会流出汩汩清泉。
和孤独和解——
只要行动够快,偏居一隅也能走在时代前列
从北京到呼和浩特再到清河口边防连,上等兵王君豪回忆初到连队的所见所感,基本可以用“越走心越凉”来形容。
初来乍到,陌生的环境曾让王君豪郁郁寡欢,指导员发现,集体活动时他总是“不太合群”,不是自己找个角落看书,就是躲起来给家里人打电话。
一次聊天中,指导员偶然发现他对物理知识很感兴趣,从量子物理学到航天发射,王君豪都能用通俗易懂的话讲明白。这不禁让他心里一动,对王君豪说道:“下周连队组织一节科普公开课,由你担任‘授课人’,有没有信心?”
那天下午,戴着列兵军衔的王君豪登上了连队讲台,给大家讲祖国航天发射的新成就,讲什么是空间站的T字构型……他生动的讲解,让很多战友对航天发射产生了浓厚兴趣。课后,大家纷纷围上来请教相关知识,探讨相关问题。
走出自己的“小世界”,王君豪觉得天地更加开阔了。他的身影开始活跃在各个场合,训练成绩突飞猛进,就像他自己说的:“只要行动够快,偏居一隅也能走在时代前列。”
去年底,新兵滕东扬刚刚下连便吸引了指导员的注意:不但因为滕东扬是东南大学美术系的大学生新兵,身上散发着一种艺术气质;还因为,滕东扬生性敏感,特别在意大家对他的看法。
根据滕东扬的这些特点,指导员让他作为主力承担连队的板报任务。接连几期精彩的板报,不仅得到战友的认可,也得到了上级的表扬。找到了自信,滕东扬像换了个人一样,性格愈加阳光开朗。
哨兵接岗通过“玻璃长廊”。
在广阔无垠的戈壁大漠上最容易迷路,最关键的是要“找对方向、找到人生归属感”。
说这句话的,是老兵李林才。他是连队的“资深免检”驾驶员,也是连队司机班班长。在连队守防10多年,他活成了茫茫戈壁上的“活地图”。
一次,李林才驾车,载着战友外出执行巡逻任务。返程途中,遇上特大沙尘暴,汽车在茫茫沙海中犹如一叶孤舟,他们几乎无法辨别方向。
天越来越黑,大家心里着急了。汽车油料即将耗尽,一旦走错方向,他们就可能迷失在戈壁滩上,陷入危险的境地。
关键时刻,李林才坚定地说:“我们朝着那座山的方向走,应该可以找到路。”随着车轮飞转,他们神奇地将沙尘暴“甩”在了身后,最终回到了连队。
“您是怎么判断方向的?”面对战友的疑问,李林才说:“每次出车的时候,我们都会仔细观察巡逻路周边的地形,看山的轮廓就能判断出大概的位置。”
连队管段地形复杂,不但难以分辨方向,而且路况也差。过去巡逻还要靠骆驼,现在有了巡逻车,行驶在砂石路上,李林才早就适应了这种上下摇晃的“颠簸感”。
但他不喜欢戈壁的风,风沙把路面的碎石吹起,在车窗玻璃上砸出大大小小的裂痕,把他心爱的车辆都砸伤了。每次执勤归来,李林才都会擦拭和检修车辆,学习车辆修理方法、研究车辆保养技巧。
在这样的路况下,轮胎被石子扎破是寻常事。为了在路上能用最快的时间换好轮胎,李林才进行了百余次的练习,现在遇到这种突发情况,他总是淡定地取出工具和备用轮胎,十几分钟便轻松处理完毕。
李林才对新战友说:“与巡逻车为伴的日子里,我感觉特别充实、特别踏实,特别有人生的归属感。”
与使命共舞——
每段岁月、每段边防线的坚守,拼接出了万家灯火的璀璨
“2002年5月14日,一支5人小分队徒步巡逻。时至中午,戈壁滩上的气温骤升,一名战士中暑晕厥,生死攸关之际,列兵张良把自己仅剩的半壶救命水留给了这位战友,自己却因严重脱水,倒在了茫茫的戈壁滩上。”
新兵下连后的第一课,便是参观连队荣誉室,烈士张良的故事给新兵钟烈桂带来极大的触动:“他像一棵不倒的胡杨,把自己的生命定格在戈壁中。”
钟烈桂来自革命老区江西赣州,深受红色革命精神的教育和洗礼,在大专毕业后毅然选择入伍,还主动申请到边防部队服役。
得知自己被分到清河口边防连,他的心中充满了自豪感。第一次感受界碑的神圣、第一次体验执勤的辛苦……下连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一段段经历定格着钟烈桂对边防的初印象。他深知,边防执勤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后面还有更大的考验等着自己。
的确,边境巡逻执勤绝不是件轻松的事。
下士李忠顺提起自己第一次参加强化集训的经历,依然记忆犹新:10人左右的队伍,每人需要负重60斤,前往管段内520号界碑徒步巡逻……
李忠顺起了个大早,列队集合后兴奋地跟着队伍出发了。其间,他们还要进行武装奔袭等课目训练。没走多远,豆新智就感觉脚底火辣辣地疼,脱下鞋子一看,脚底板满是血泡。看看身边没有一个战友叫苦叫累,他硬是咬着牙坚持下来。
现在连队每隔半个月组织一次的强化集训,在李忠顺看来,早已成为一场场“不抛弃、不放弃、不让任何一个战友掉队”的精神传递。
王天在哨楼观察边情。
执勤哨所上方,繁星点缀着夜空。时针即将指向2点钟,下士王天迎来了换哨时刻。
他和上等兵许翀赫迅速穿戴好装具,一同出发。一条向上延伸的“玻璃长廊”,成为连接宿舍和哨楼的“保温通道”。
万籁俱寂中,哨楼外传来的猎猎风声拍打着玻璃。王天说:“哨楼位于风口,夜晚气温低,有了这条玻璃长廊,我们上哨不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每次走在上哨路上,内心都暖意融融。”
身前是边境前沿,身后是万家灯火。站在哨位之上,肩头的使命,让王天格外清醒。
王天的眼前,前方探测摄像头拍摄到的监控画面,一一呈现在显示屏上。随着他的操作,画面旋转、切换,边情一目了然。无论是望远镜里的真切景象,还是实时回传的监控画面,在这些看似一成不变的场景里,王天锻炼出边防军人特有的敏锐,就像他自己说的:“任何细微的变动,都难逃哨兵的眼睛。”
此刻,数公里外,却是另一种境遇:排长徐生虎正带队执行夜间潜伏勤务。徐生虎告诉记者,如果是在冬天,趴在小山头,尽管身上裹着大衣,冷风还能“钻”进骨髓,“但作为军人,必须始终保持清醒,不放过周边任何情况”。
徐生虎毕业于陆军工程大学,大四那年,他被学长在西藏阿里的戍边故事深深触动,主动提交“戍边申请书”,来到了清河口边防连。
从院校来到边防一线,从繁华的南京城来到荒凉的戈壁滩,迎接他的不仅是自然环境的变化,更有摸爬滚打的考验。他向老班长请教如何和年轻战士打成一片,在大棚棚膜破损时学习缝补技术……谈起当初的选择,他从未后悔:“两年的边防经历,给我上了最好的一课。来到边防,是我做出的最正确的决定。”
“一片森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这句徐生虎的微信签名,也是他青春选择的生动诠释。
巡逻间隙,官兵们唱起军歌。张祥 摄
[ 责编:丁玉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