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观察|在“理论学习磁场”中加速成长

网益民 3166

  一张合影背后的奋斗追求

  ■张一吴凡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张永清

  阳光透过黄葛树的叶缝,在营区地面投射出斑驳的光影。树下,武警重庆总队某支队执勤五中队二级上士张杰来回踱步,一遍遍试讲,不断打磨着授课内容。

  作为武警部队优秀政治教员,张杰接到总队赋予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官兵宣讲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对张杰而言,讲课是件驾轻就熟的事。但是,如何将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讲得通俗易懂,让官兵“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他一直在不断探索。

  6年前,张杰曾拿着自己写的第一份教案,信心满满地站在班长封宇恒面前试讲。封宇恒,是武警部队首位获得“全军优秀政治教员”的警士。

  当时,还没讲多少,封宇恒就打断了张杰:“先感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后来看到被封班长改得面目全非的教案,张杰看清了自身的不足,下决心要努力成为一名优秀政治教员。

  张杰向封宇恒郑重承诺:“班长,我一定会站上你曾经站上过的讲台,达到你曾经登上过的高峰。”

  去年,张杰实现了自己和班长的承诺,“信物”是一张照片——武警部队优秀政治教员一等奖获得者的合影。照片上,身材挺拔的张杰身披绶带、手捧证书,脸上洋溢着喜悦。

  张杰告诉记者,近年来,中队走出了7名优秀政治教员,其中2人获评“全军优秀政治教员”。每当中队有战友在政治教员比武场上取得名次,都会把上台领奖时的合影带回中队,留作纪念。

  这是一种特别的“报告”。张杰的追光之路,走得比其他战友更长,所以他对自己的这张合影尤为珍视。

  一张张合影,串联起一个个奋斗足迹,点亮了一个个青春梦想。与其说,这是一种精神的力量,倒不如说,这更像是一个磁场,让官兵不自觉地被吸引。

  张杰盼望着,不久后,自己也能收到年轻战友登上领奖台的合影。那,将是又一次奋斗的收获和“履约”的兑现。

  在“理论学习磁场”中加速成长

  ■张一吴凡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张永清

军营观察|在“理论学习磁场”中加速成长-第1张图片-益民生活网

  武警重庆总队某支队执勤五中队开展“微课堂”活动,二级上士张杰正在为战友讲述队史故事。王 肸摄

  武警重庆总队某支队执勤五中队的荣誉室内,有一个特殊的展柜,里面陈列着9张合影,定格了不同时期从中队走出的优秀政治教员登上领奖台时的场景。

  2016年至今,这个中队培养出7名优秀政治教员,在各级评比竞赛中13次获奖。

  在中队刘指导员看来,人才辈出的喜人景象,是战友们共同营造的理论学习氛围催生的硕果。

  一个人进入某个群体,会被这个群体产生的“磁场”所影响,并向外辐射能量,心理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场化效应”。

  “每个人的身边都有一个磁场环绕,你的磁场也吸引着磁场相同的人和事。”这个武警中队仿佛存在一种“理论学习磁场”,每名官兵好比一个“磁体”,在相互的作用力下,自觉地学习理论、增长才干。正是官兵们的这种努力与坚持,让整个中队充满了蓬勃向上的力量。

  “这里像是有一个无形的磁场,推着你不自主地向前走”

  当战士张杰提出想拜班长封宇恒为师,学习如何讲好政治教育课时,封宇恒仿佛看到了当初的自己——浑身充满干劲却又不太自信。

  封宇恒打印了一张自己上台领奖的合影送给张杰,并用亲身经历鼓励他勇敢迈出第一步。

  相似的场景,也曾发生在封宇恒身上。彼时,他已是闻名全总队的“武教头”。然而,由于理论考核失利,他接连两次提干失败。

  不愿让这样的“好苗子”就此消沉,该支队党委将封宇恒调整到红色历史厚重、理论学习氛围浓厚的执勤五中队担任班长。

  走进执勤五中队,第一件事是参观中队荣誉室,第一堂课是学习中队光荣传统,唱的第一首歌是队歌,喊的第一句口号是队魂……

  “这里像是有一个无形的磁场,推着你不自主地向前走。”封宇恒向笔者细数了自己刚到中队时的所见所闻——

  展板、楼梯间甚至是床头,张贴着党的创新理论知识;闲暇时,战友们会自发走进中队图书室学习;教育课后,战友们在讨论中竞相发表意见……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以前,封宇恒“宁愿多跑一圈,也不肯多翻一篇”。后来,他也跟着大家加入学习行列。

  渐渐地,他发现,理论学习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枯燥。尤其是时任中队指导员韩飞,总能以恰当的方式把深刻的道理讲得生动有趣。

  教育课上,慢慢从后排坐到前排的封宇恒,经常找指导员交流。一次,他盯着指导员办公室的一张照片出了神。

  那是韩飞参加武警部队优秀政治教员比武时的合影。韩飞拍着封宇恒肩膀问:“你在训练中讲得头头是道,为什么不试着站上讲台,给大家讲讲政治理论呢?”

  “我,行吗?”封宇恒感觉内心泛起了些许波澜。在他心里,政治教员能够用心灵启发心灵,用个人魅力感染官兵。

  封宇恒觉得,自己能“武”却不一定能“文”:操场跑五公里,不在话下;备课讲理论,却犯难发怵。

  “尝试后可能会放弃,但千万不能放弃尝试。”韩飞将合影递到了封宇恒手中说。

  指导员的鼓励,让封宇恒有了一种难以抑制的冲动。

  “武教头”封宇恒,就这样站上了理论讲台。然而,由于理论知识储备不足,他的课虽然有一定“抬头率”,但“点头率”始终不高。

  “看清短板就努力补齐,同时也要发挥身在兵中的优势,用兵言兵语把理论讲出‘兵味’。”韩飞帮他开出理论书单、制订学习计划,带着他一点点推开理论学习的大门。

  从推开理论学习的大门,到和实际相联系,再到构建士兵视角的认知体系,封宇恒从简单的抄写、基础的读记开始,日积月累,学思践悟。

  封宇恒随时携带一个小本子,时常摘录党的创新理论要点。两年多时间里,他结合岗位实践整理出理论学习笔记10万多字,撰写教案20多篇……

  厚积薄发。那年,封宇恒经过支队、总队层层选拔,站上了武警部队政治教员比武擂台,与百余名基层政治教员同台竞技。

  经过激烈角逐,封宇恒荣膺武警部队十佳政治教员。如今,中队里许多战友,时常来找封宇恒请教理论知识、探讨理论观点。

  “中队的‘理论学习磁场’将我点亮,让我发光。”封宇恒渐渐发现,自己所散发的光亮,也照亮了别人。

  “教育是一个你来我往、思想碰撞的过程,跳出‘自我设计’,才能让课堂多些‘磁性’、‘吸力’更强”

  罗松就任执勤五中队第29任指导员时,封宇恒也送给他一张自己获奖时的合影。

  谁知,这张照片却成了罗松心里的一道坎——讲课或随机教育时,他看到封宇恒坐在台下或站在队列中,心里总有些打鼓。

  给“全军优秀政治教员”上课,压力不言而喻。

  这道坎,消解于一次深聊。“指导员,你学识高、气质好,我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政治教员,将名字印在这面墙上。”站在中队荣誉室的“功臣名录墙”前,封宇恒给罗松鼓劲。这次坦诚的交流,让罗松开始重新审视自我。

  “要给别人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罗松广泛涉猎历史、哲学、科技、管理等书籍,丰富知识储备。引用网络流行语、制作精美课件、设置互动小游戏……为了讲好教育课,罗松常常字斟句酌、精心设计,备课到深夜。

  “一堂课听下来,没记住什么”“课件花里胡哨,看得人眼花缭乱”“有些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回答”……正当罗松感觉良好时,战士们却在一次课后反馈中,毫不留情地泼来一盆“冷水”。

  回到办公室,罗松瘫坐在椅子上,把讲稿狠狠揉成纸团。

  不知何时,封宇恒敲开了指导员的门。“教育是一个你来我往、思想碰撞的过程,跳出‘自我设计’,才能让课堂多些‘磁性’、‘吸力’更强。”他一点点捋平了桌上皱巴巴的教案。

  罗松从椅子上坐起来,虚心向封宇恒请教。“不是没用心,只是使错了劲儿。”封宇恒从一名受教育者的视角,建议指导员多回应官兵的现实需求。

  随后,罗松边反思边探索,他逐人谈心掌握官兵“活思想”,鼓励官兵发挥特长进行课堂设计,精心组织“士兵大讲堂”“强军故事会”等小活动……

  每次课前试讲,罗松还会请几名战士当场提意见。在与战友们的深入交流碰撞中,他对如何讲好一堂课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破解官兵的思想困惑,首先要代入角色去研读理论,再用个人感悟去‘翻译’,这样道理才能讲到官兵心坎上。”

  罗松认真揣摩学习老指导员韩飞等优秀政治教员的优质教案,渐渐咂摸出了门道:针对官兵的现实困惑,有的放矢施教,才能将官兵内心深处的扣子解开。

  少了生硬的灌输和老套的说教,多了通俗的语言和鲜活的时代故事……罗松的课越来越受欢迎,讲台也越来越大。

  2021年,罗松荣获武警部队优秀政治教员一等奖。次年,他以总评第一的成绩被评为“全军优秀政治教员”。

  2023年,罗松还受邀参加“学习强军思想、建功强军事业”教育实践活动基层宣讲服务,通过直播的形式向全军部队官兵讲述《字里行间话忠诚》。

  比武回来,罗松带回合影照片。合影上,他站到了最中间。

  随着这支优秀政治教员队伍的不断壮大,中队越来越多官兵加入了“跟跑”行列。在荣誉室的“功臣名录墙”上,罗松的名字后面,渐渐多了张正、乐逸豪等优秀政治教员的名字。

  “比赛名次并不那么重要,官兵才是永远的‘评委’,我的目标是将自己的课讲得打动‘评委’,得到他们认可”

  深夜,中队学习室依然亮着灯。下士赵泽林艺和几名战友正捧着理论书籍研读。

  也许是为了得到一种力量,赵泽林艺找张杰要来一张获奖合影,并拍着胸脯保证,明年也要带一张自己的获奖合影回来。

  起初,张杰并不看好这位大学生士兵,觉得他只是“三分钟热情”。但看到赵泽林艺付出的努力之后,张杰转变了看法。

  在罗松、封宇恒、张杰等优秀政治教员的帮助下,赵泽林艺制订了一个“强训计划”:早起跟读新闻,练吐字发声;开饭前,给战友讲一个红色故事,练习语言组织能力;休息时,在图书室学习理论知识……

  不久后,在支队组织的优秀政治教员评比竞赛中,赵泽林艺因情况处置环节发挥失常,止步于第一轮比拼。

  谈起这次失利,这位年轻警士眼中并没有遗憾和沮丧。他反问道:“努力不一定会有回报,那一直坚持努力呢?”

  在朝着目标奋斗的过程中,赵泽林艺遇见了更好的自己:他成为红岩革命纪念馆的“编外讲解员”;他和战友们策划摄制的微课、情景剧被收录进总队“精品好课”;去年底,他被中队评为“四有”优秀个人……

  赵泽林艺越学劲头越足。作为中队理论骨干,他牵头成立了一个学习小组,一同探讨交流。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后,赵泽林艺第一时间仔细研读会议精神。一名普通士兵该如何理解并阐述“新时代政治建军方略”这一宏大主题?他找到张杰请教。

  张杰拿出自己之前写的一份教案,递给赵泽林艺说:“以小见大,我们普通一兵有独特的优势。你可以试试讲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变化,通过对比强化认同、增进理解。”

  受到启发,赵泽林艺找到了方向。作为新时代伟大变革的见证者、参与者,他有许多切身感触。将这些内心的想法结合理论进行阐释,他很快找到了切入点。

  他以《强军目标指引我们勇毅前行》为题,从纯正风气、端正训风、务实作风等点滴小事引入,回顾人民军队在一场场淬火、一次次锻造中,如何扬正气、强骨气、增底气。

  最终,赵泽林艺这堂精彩的授课,在中队官兵心中打下了深深烙印,广受好评。

  因为家庭缘故,赵泽林艺今年没能继续留队。9月1日,他依依不舍离开军营。临别之际,张杰将一张合影赠给他。

  一个个奋斗故事、一张张获奖合影,如同一颗颗播撒梦想的种子,在一代代官兵辛勤汗水的浇灌下,慢慢开花结果。

  前不久,中队刘指导员参加总队优秀政治教员评比竞赛。收拾行囊时,他特意带上了这些特殊的合影。“这是传递到我手中的‘接力棒’,我会奋力跑好我这一棒。”竞赛中,他不负众望,综合排名处于前列。

  在刘指导员看来,评比竞赛只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自己授课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这名年轻的指导员有自己的理解:“比赛名次并不那么重要,官兵才是永远的‘评委’,我的目标是将自己的课讲得打动‘评委’,得到他们认可。”

  看似无影无形的“磁场”,传递出强大的精神力量,滋养着官兵奋斗的意志。引领、吸引、激活、共振……从刘指导员的身上,可以再次感受到这个中队的“理论学习磁场”,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样,每个人都在这个“磁场”影响下,学习、追随、成长……

  采访手记

  “磁化”作用润物无声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张永清

  精神振奋、昂扬向上,这是与武警重庆总队某支队执勤五中队官兵交谈时,他们给笔者留下的直观感受。只要聊起党的创新理论话题,他们都能结合理论要点,阐述自己的见解。

  为什么这个中队的官兵眼睛里都闪着光芒?如果单纯地归因于中队在营区政治环境建设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让党的创新理论随处可见、随时可学,或许是片面的。再好的环境、再精心的设计,如果官兵不积极主动去学习、领悟、运用,都只不过是一种形式上的轰轰烈烈。

  主动学习,是一种主观上的价值追求。闲暇时,不用组织,官兵们会自发学习理论知识、摘抄要点、撰写体会、交流感悟。这种默契更多来自身边看得见的典型引领。

  引领是一种“磁化”作用。身处强大的“理论学习磁场”中,官兵们会不知不觉向这些优秀政治教员靠拢。随着视野的拓宽、境界的提升、思维的更新,许多官兵会逐渐找到自己的目标,慢慢从跟随到赶超再到引领,形成良性循环。

  从“看见光”到“追随光”,再到“成为光”“散发光”,这样的“磁化”作用能够聚合越来越多正能量,成为中队官兵蓬勃向上的内在动力。

  一张张优秀政治教员合影,仿佛是这个“理论学习磁场”的影像簿,让言传身教力量的凝聚变得具象化。每一张合影都激励官兵带着使命出征,在群英荟萃的舞台上不断淬炼,努力成长为“会知兵、会施教、会谈心、身教好”的优秀政治教员。

  “磁场”无形,“磁化”无声。良好的氛围能够加速一个人的成长。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带动更多人,这个中队政治教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就是最直接的体现。

  笔者相信,在这样的氛围中,这个中队还将走出越来越多优秀人才,那一摞特殊的合影将变得越来越厚实。

[ 责编:王蕾 ]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