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农业农村发展稳中向好、稳中有进

网益民 3268

【来自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报道】

  “2023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保持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势头,‘三农’基本盘进一步夯实,为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1月23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2023年,在自然灾害多发重发的情况下,我国粮食产量达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陈邦勋从生产、结构、库存等方面对我国粮食安全形势进行了分析:一是生产连年丰收,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超490公斤,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二是品种结构优化,口粮连年产大于需;三是粮食库存充裕,目前我国粮食库存消费比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7%~18%的安全水平。

  2023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透露,围绕这个目标,农业农村部将着重稳口粮、稳玉米、稳大豆,抓住“一个基础,两个关键”。

  “‘一个基础’即播种面积。一方面,压实责任,继续向各省级人民政府下达2024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会同有关部门严格开展省级党委和政府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另一方面,加大支持,落实好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加大粮食单产提升工程支持力度,调动地方政府抓粮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潘文博介绍。

  “两个关键”即大面积单产提升和防灾减灾救灾减损失。大面积单产提升重点聚焦粮油生产重点县,整建制推进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力机型,全面提升单产水平;实施规模主体增产行动,培育一批种粮能手,示范带动中小农户创高产,促进大面积均衡增产。防灾减灾救灾减损失方面,农业农村部将分区域分作物制定防灾预案和技术方案,加快构建“平急两用”区域农业应急救灾中心,提早做好物资储备和技术准备,落实防御措施,组派工作组和科技小分队深入受灾一线,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增强脱贫地区内生动力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2023年,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各地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超六成监测对象消除返贫风险,其余均已落实帮扶措施。突出抓好产业就业帮扶,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达60%,脱贫县培育了一批特色主导产业。全年脱贫劳动力务工总规模达3396.9万人,超过年度任务目标377.7万人。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增速继续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脱贫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

  邓小刚介绍,今年,农业农村部将在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基础上,集中更多资源,着力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一是抓监测帮扶守底线。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有劳动能力的监测户至少落实一项开发式帮扶措施,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监测户做好兜底保障,对存在因灾返贫风险的农户,符合条件的先行落实帮扶措施。

  二是抓产业就业增动力。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保持总体稳定,分类指导帮扶产业发展。健全乡村产业联农带农机制,深入开展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用好就业帮扶车间、公益性岗位、以工代赈等渠道,确保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

  三是抓政策落实促发展。组织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开展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发展成效监测评价。统筹用好东西部协作、中央单位定点帮扶、驻村帮扶和社会力量帮扶等帮扶资源,提升帮扶成效。研究推动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推动建立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

提升乡村建设水平

  乡村建设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任务。2023年,我国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重点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加快补上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短板。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3%,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的行政村比例保持在90%以上。乡村治理效能稳步提升,新认定100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1001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清单制、积分制等治理方式覆盖面不断扩大。

  邓小刚坦言,近年来,经过多方努力,乡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但与农民期盼还有不小差距。农业农村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聚焦群众反映强烈、能抓得住、抓几年就能见到成效的几件事,提升乡村建设水平。一是协调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二是牵头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有序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三是持续强化乡村建设支撑保障,推动制修订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行维护等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农民群众是乡村建设的受益者,也是重要的参与者。要坚持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健全参与机制,丰富参与方式,强化参与保障,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邓小刚表示。

  (本报记者 陈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