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雨花台区明尚西苑“2·23”火灾事故,造成15人遇难,44人受伤。事故发生后,引发舆论持续关注电动自行车生产、治理存在的隐患。
15个鲜活生命逝去,教训何其惨痛。我们不能在事故里哀嚎,过后又照旧。悲剧已经发生,更要痛定思痛,到底哪些环节出了问题?
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统计,全国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数已连续三年攀升,仅2023年一年就达2.1万起,平均每日57起。具体来看,80%的电动自行车火灾是在充电时发生的,且超一半发生在夜间充电过程中;90%的电动自行车起火致人伤亡案例,发生在门厅、过道以及楼梯间。
一边是血的教训,一边却是侥幸心理。电动自行车不可进楼入户,应急管理部《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早就作出明文规定,公安部《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中也有类似要求。但现实中即便时有专项整治,依然屡禁不止。这背后有客观原因,公共停车位和充电设施不足,充电收费模式不合理等,是居民用车时遇到的主要痛点,影响了他们遵守规则的积极性。在便捷与安全之间,许多居民总想着“以前不也没出事嘛”,自认为“不会那么倒霉”,一次次地将自己、家人、邻居置于重重隐患之中。而物业等相关管理单位,即便看到业主带车上楼、私拉飞线,或是碍于情面、视而不见,或是劝说几句便不了了之。殊不知,乱象一旦普遍化,就会逐渐形成破窗效应。
消除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必须让相关制度规定“长出牙齿”,对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违规充电等行为真正形成震慑效应。有关方面要负起责任、宣传到位。对于屡劝不改者,要动真碰硬、严加惩处,通过对每一个案例的查处,传递出“真抓严管”的信号。同时也要加强技防手段,通过设置电子围栏、电梯报警装置等补上监管的漏洞。
当然,提升电动自行车治理成效,既要做好“堵”的工作,也要有更多“疏”的办法。不让电动自行车入户充电,就必须让民众能够安心又便捷地在室外充电。目前来看,市场化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普遍存在数量、定价等难以同现实需求相匹配的情况。因此,有必要借助公共服务的力量,加速和加量电动自行车公共充电设施的布局,建设更多统一、方便、实惠的充电设施,满足居民的实际需要。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创新治理方式,在疏堵结合、精细治理上多下功夫,才是破解之道。
在电动自行车的安全链条上,存在诸多环节。其中一环的失守,就可能酿成惨痛悲剧。为此,除了从用户侧发力外,还当从源头堵住安全漏洞。值得期待的是,我国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即将出台,填补国家层面对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安全质量监管的技术依据空白。应当以此为契机,从电动自行车电池企业的准入,到电池的管理、维修、更换等,搭建全生命周期的监控体系,让产品质量和相关责任可追踪溯源。
惟愿每一次惨痛事故,都能警醒每一个人,让麻木侥幸者清醒,让负有职责者主动作为,将惨痛教训转化为治理效能,真正让电动自行车防患于未“燃”,让鲜活的生命不再白白逝去。